欢迎访问nba最新篮球新闻

nba最新篮球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体育资讯 > 足球资讯

足球资讯

为什么日本的高中能踢足球联赛,我们的高中只能死命学习?

发布时间:2024-02-29 11:06 足球资讯 作者:佚名
日本高中不用学习的吗某东京都立高中毕业生路过。我们那所学校在偏差值上大概55到60之间飘忽不定,在日本整体看属于中等的中等。虽然是个例但可能具有一定代表性,就描述一下。体育文化系各部活动都很活跃,体育部包括但不限于棒球,足球,手球,英式橄榄,柔道,网球,排球,篮球,弓道,剑道,田径...

日本高中不用学习的吗

某东京都立高中毕业生路过。我们那所学校在偏差值上大概55到60之间飘忽不定,在日本整体看属于中等的中等。虽然是个例但可能具有一定代表性,就描述一下。体育文化系各部活动都很活跃,体育部包括但不限于棒球,足球,手球,英式橄榄,柔道,网球,排球,篮球,弓道,剑道,田径,羽毛球,游泳,舞蹈。棒球属于东东京地区前四水平(甲子园之梦很遥远),足球更菜一点属于inter-high第二轮水平。虽然我个人游走在几个体育文化部之间摸鱼,但有目共睹的体育部那些人,以及文化部的比如吹奏乐之类漫画般的从早到晚热血。到高3班级细分,一般在各部里都退居二线有半年到一年的备考时间,很多人会去参加补习班,虽然肯定不如中国学生卷,学到午夜的情况也并不稀有。这种情况下我们那一届100多人中足球部的主力考上了早稻田,我自己去了某国立,茶道部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生去了上智,剩下的80%分布于上到march下到野鸡的各种层次私立大学,还有些要回家继承餐饮店之类的去了专门学校或回家工作。对中国高中不了解所以无法正面回答问题,这些信息仅供参考。

不知道我这篇文章刺激到什么人,不断注册小号到评论区骂人,关评了,抱歉。


科普过无数遍了,“我们的高中死命学习”这个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题主一张嘴就把中考分流50%的中专高职学生给开除中国籍了。

为什么巴西穷人的孩子会踢足球,而中国穷人的孩子不踢足球?


我再科普一个常识,全中国中考5:5分流,到了15岁能进普高,最多只有同龄人的50%-55%(个别省份卡的不严能到60%)。

以山东省2000年出生的人口数为例,对比他们的2018年夏季高考人数(2000年生人刚好满18岁,参加高考)

2000年一共出生97万人,18年夏季高考54万人,参考率56%。

这56%还是包括中专和高职的。

也就是说全山东44%的人,15岁就分流掉不读书了。

我读书的时候上的我们本地重点初中,升普高率是98%,那么全市50%的数据是怎么来的?简单动动脑子也该清楚,这个50%是以普通初中,乡镇,农村初中超低升学率是来拉平的。

这么多职高学生不读书,也没有人组织他们去踢球啊。

--我们再对比日本,2021年日本高中联赛冠军,青森山田高中,我们进他们官网,看看人家到底是啥来头。

上人家青森山田学校一看,开设烹饪,汽修,体育,铜管乐,职业发展课程,这不就是国内的职高吗?

可以自己上人家官网看看,人家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反正我敢100%肯定不是什么拼升学率的私塾,日本高考一样蛮卷的

aomoriyamada-hs.jp/



再谈谈高中联赛的问题,这个我也写过文章,中国高中校园联赛已经举办了20多年,例如2021年的决赛,对阵双方是北京的人大附中,和河南郑州二中。有多少人知道的?

全国高中生足球联赛(决赛)人大附中VS郑州二中,中学生最高水平,有技术有激情!_哔哩哔哩_bilibili

绝大多数人从来没听说过中国也有男子高中联赛,说明:

第一,绝大多数高中生平时根本不关心,不参与身边的足球活动。只是世界杯到了眼红人家日本;

第二,绝大多数中学校长不安排,不允许本校参与这类联赛。教育界支持体育发展力度太小。

中国足球能否建立像日本那样的高中足球加联赛足球体制?

最后,再说一个“日本社会有兜底,练体育没有后顾之忧”的认知误区。

KO掉中国拳手邹市明的日本拳手木村翔,平时生活拮据到只能租8平米的小房间,每天给居酒屋搬啤酒赚生活费。如果日本社会真的兜底那么舒服,他靠拳击比赛奖金+低保不就好了?干嘛吃饱了去搬啤酒?(评论区有人非要说这也是兜底,那全中国美团,饿了么骑手都已经过上兜底的好生活了)


对比中日球员收入,日本J2,J3联赛(相当于中甲,中乙),球员平均收入才多少?人民币16-20万,比普通市民收入还低,放日本那么高的消费物价,日本二三级别联赛球员平时还要出去兼职打工,懂球帝,媒体,足球“圈”内人鼓吹的日本社会兜底呢??


再举一个真实例子,这届世界杯上非洲塞内加尔队的守门员门迪,因为刚踢球,名声不显,收入太低难以养家糊口,去法国申请低保,结果被拒绝了。所以某些人鼓吹的欧洲社会兜底练体育的在哪里?

中国足球,太多错误的认知和谎言了!我劝你们先把足球基本的概念搞搞清楚,别整天一些有的没的。

一方面是中国不够穷也不够富,不够富到高中大专毕业生也人人有体面收入; 也不够穷到普通人负担不起教育。

另一方面,高中校园足球,是不可能离开『校园』这个载体的。那么,又有多少人接受:

前提:你(或者你孩子)中考考了(470/500)分考上了省重点汉东省实验中学,然后:

①20几个踢球好的体育特长生,靠着踢足球,300分进了这所学校。

②每年学费涨了500,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用来聘请专业教练和用于其他费用。

③300分的那个足球特长生,上课坐你孩子的同桌,上课睡觉“造成不好影响”。

④你不喜欢足球,但是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后必须和全校一起去看球,而你只想回家/逛街/学习/打游戏。

⑤踢球特别好的那个勉强只能毕业的小子,靠踢球保送985了。你起早贪黑靠了个普通211。

可以看到,『校园足球』的根基,在于不光球员,他们身边的同学的氛围。不能因为他们低分上好学校眼红,必须也有重视足球的氛围,必须能够至少学校一半人去给他们加油( 校园体育球员动力至少50%来自于在喜欢的女生前表现,和学校里受到追捧)。

日本校园足球/棒球,打进大赛半个城市的人送他们上阵,小地方的学校,拿到关键分数的队员甚至可以成为当地英雄。

在没有这个基础的情况下,校园运动的基础就不存在。

中国足球,出路只在职业青少年队伍(无论是恢复少年体校,加强青训,选小球员留洋),让他们走自己独立的路线比较现实。

日本高中从事体育的那些学生比中国普通高中生辛苦多了。

凌晨5点就要爬起来参加训练,放学以后就要练习,如果能参加全国大赛那更是全校支持,你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行。

你可以去看看出现在全国大赛的任何一个体育项目,包括舞蹈,那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么?

这导致很多人在高中以后就放弃体育项目了,甲子园冠军队的队员接受采访,问他们今后的打算,他们的回答居然是地狱般的高中生活终于结束了。

所以日本的高中,并不是把资源全都压在了升学上,而是升学、体育、文化比较全面而已。但一旦进入真正的竞争轨道,参加全国性的大赛级别,那全都是要拼命的,不管是学习,还是体育,还是文化。


比如,二月胜者里就有总结:

全日本登录的小学生足球选手人数为25w3745人。

2020年,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只有204人。

也就是说,你家孩子,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概率只有0.08%(况且他家孩子还没有特别的足球才能,和老师比颠球输了)

而日本首都圈,每年参加小考的,只有4w694人。

日本最好的三所中学名校,一年招1643人。合格率为4%,如果加上其他名校合格率大概有10%。

所以老师总结了,艺术,体育,美术等等,需要特别的天赋才能出人头地。而你家孩子是个凡人。那就应该好好学习,这才更容易得到回报。

在日本搞校园体育同样是一种卷 是一种用时间金钱投入谋求社会阶层跃升的手段

同样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而选择这条路远比读书的投入大 风险大

足球的事我不是太了解 日本的学生棒球我还是熟悉的

和只是亚洲强队的足球不同 日本的棒球是世界级强队 曾经多次获得世界冠军

顶级的日本球员可以拿到数千万美元年薪 普通的球星也有百万美元级的收入

那么在这金字塔顶端下面是多少走独木桥呢

日本开展棒球运动的高中有近四千所 其中能派得出一整个队伍参加甲子园预选赛的有三千多家

但这三千多队伍里绝大部分棒球就真的是课外运动而已

真正有实力能争夺甲子园入场券乃至打进后几轮的球队除了几大都市圈以外 其他县基本上每个县也就两三家而已 所以常看日本高中棒球比赛的人基本上都知道某些县有“县霸”存在 除了县霸其他球队都是陪练而已

这些县霸可都不是依靠把棒球当课外活动的小孩组队的

首先日本的棒球名校基本上都是私立学校 学校可以额外投入很多经费到棒球队身上

比如聘用有名的教练和教练组 建设专用练习场 棒球队的学生住的集体宿舍等等

这样的队伍只是挂着高中校队的名字 实际上已经是一种专业训练了

而且生源也不会每年招生时候随机抽卡

棒球同样要练童子功的 绝大部分能把棒球当职业的球员从小学到初中都是不打校队比赛的

而是家里出钱去打硬式的青少棒比赛 只有在初中校外的硬式俱乐部打出名堂高中入学的时候才可能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进入棒球名校

大部分人固然会寻找本地的名校报名 但是也有不少学校用奖学金之类的优待条件拉拢外县的小孩入队

这些体育特长生高中期间吃在学校住在学校 每天基本上就是训练 文化课意思意思就行

反正不会挂科

不过体育特长生也是有风险的 因为实力被淘汰 或者受不了昭和式的“精神注入”自己脱队 大概率是要取消所有优待的 而完全荒废学业的代价就是如果进不了职业队 考大学也只能靠体育特长 那也是需要实力门槛的

这群人是棒球金字塔上层的人

比他们再下面一些的是初中以前阶段一直受系统棒球训练 但是没有足以引起名校重视的小孩

如果他们高中时不想放弃棒球梦 那就自己去考一家有棒球队 而且自己实力差不多有可能打上球的高中 报名参加校队

靠实力说话看看能不能挤进主力名单

训练费用大概率要自己父母承担 这是不小的一笔钱 一年数十万到上百万日元甚至更多

在他们再下面的才是千千万万把棒球当个人爱好 一礼拜玩几小时 每年第一二轮预赛就淘汰的那些小孩

那么有人会说了 那些人不也是有课余时间可以打球么

是啊 是有课余时间没错 但是日本高中棒球很多校队他们是“工业高校”“农业高校”“实业高校”

对应关系是中国的职高或者中专 很多人本来就是毕业了就去当蓝领或者种田的当然没有升学压力

那些又打棒球又有升学压力的学生怎么办? 你好好打球自然会有大学上

私立高中有体育特长生 私立大学也有

首先很多棒球名校就是大学的附中 比如早稻田实业高校 就是早稻田的附中

东海大xx系列 日大xx系列就是东海大学和日本大学的附中

这些高中的体育特长生可以保送本系统的大学

其他的非附中的学生则可以选择参加私立大学的特长生招募

选上之后只要能毕业 这毕业证找工作一样用

大学的棒球强队依然没有几个人是把棒球当爱好去玩

举个例子 东京六大学联赛 五家球队是私立 只有东京大学一家是公立学校

每年联赛东大都是垫底不说 现在甚至东大赢一次都可以上新闻

道理很简单 东京大学没有体育特长生

上面说的都是出路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棒球运动启蒙不能太晚 小学三年级怎么也得入个门

首先先报名附近的业余俱乐部 不是亲子班那种程度的

如果要想把棒球当出路 从小就要参加little联盟或者pony联盟加盟的硬式棒球俱乐部

费用不菲不说 从这时候起家里的家长就要腾出来一位专门跟着

甚至还要面临一些无法用金钱和时间衡量的代价 比如

“太太,您也不希望您儿子被排除在比赛大名单之外吧……”


到初三毕业前 一旦跟不上进度 前面几百万日元以及一个家长的陪伴就全打了水漂

而且选择了这条路 能兼顾学业的少之又少 一旦放弃 靠考试考上升学名校的难度是很高的

到了高中 别看自己家孩子都是千挑万选进的名校校队 前两年除非是天才很少有人能有正式比赛可以打

就算是第三年 真正的棒球名校每个学年都会有二三十个队员 外加二年级一些天赋异禀的小孩参与竞争 能挤进十几人的比赛名单就很困难了 再期待比赛中有所表现被职棒球探看中就难上加难

三年高中毕业 最顶级的球员去了职业队 其他的要么去了私立大学校队 要么进入一些有公司业余队的大企业当蓝领就职

高不成低不就的只能自己硬着头皮去参加高考 你还真别说 每年都有那么几个高中三年课业没荒废的能考上名校的 但是在打球的小孩里这都是少数

剩下的要么就是去野鸡大学混四年 出来找个工作 要么就直接搬砖了

为了最后绕了一圈搬砖这条路 从小学到高中差不多十年时间 家里人要投入金钱差不多要五六百万日元起 这基本上是一个日本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 精力时间另算

所以看到日本的校园体育的时候 别真的以为他只是“校园”体育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