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nba最新篮球新闻

nba最新篮球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国际足球 > 德甲

德甲

重庆瞭望|青少年足球改革,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

发布时间:2024-04-06 13:51 德甲 作者:佚名
前不久,国家体育总局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35年,青少年足球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竞赛训练体系进一步完善,青少年足球国家队在国际重要赛事取得优异成绩,为中国足球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不可否认,中国足球当下仍处于低谷期。持续推动青少年足球改革,对提升我国足球整体水平、培养足球后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改...

前不久,国家体育总局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35年,青少年足球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竞赛训练体系进一步完善,青少年足球国家队在国际重要赛事取得优异成绩,为中国足球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不可否认,中国足球当下仍处于低谷期。持续推动青少年足球改革,对提升我国足球整体水平、培养足球后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从哪儿着手,如何破局?《实施意见》给出了具体的方向和举措。不过,在改革过程中,务必要尊重足球发展规律,切忌急功近利、贪大求快。

01

推广足球运动,当以文化为魂,根基为先。

有业内人士曾说,“中国足球的落后就在于缺乏中国足球的文化根基”。

相较于欧洲、拉美一些足球强国,我国的现代足球运动“发展历程相对短暂;足球运动未被纳入主流教育体系,公众对足球的认知和态度也存在偏差。这都导致足球运动在社会中的接受度并不高。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已经喊了很多年,但个别地方在发展青少年足球时,重“术”而轻“道”,热衷于教技巧、搞基建,忽略了文化和氛围的营造,动静很大,成效却鲜有。

同样作为亚洲国家,日本足球文化却有着独特且深厚的底蕴。在日本,校园足球风生水起,高中足球联赛成了举国关注的大事件,这也是日本足球兴起的基础。

体育评论员伍里川接受@重庆瞭望 采访时表示,此次《实施意见》强调要繁荣青少年足球文化,足见深植足球文化的重要性。然而,足球文化的建立和提升是长期的过程,甚至是百年之事、几代人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

培养足球文化,需要提升足球的“存在感”。其中,职业联赛的普及,球星的表演、示范、互动非常重要;职业俱乐部和球迷合力创建足球文化,推动城市足球文明发展也必不可少;推动民间足球运动的发展,亦很关键,“村超”“村界杯”的火爆,对地方足球氛围、足球文化的提升,作用就非常明显。

02

美国科普作家雷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里写道:“知识的重要性远不及感受一半。”对应到足球运动,兴趣培养远比功利教育更为重要。

青少年足球改革,无论具体形式和路径方法如何调整,关键是要激发青少年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青少年足球功利化,是当前足球教育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比如,过分强调比赛结果,追求短期成绩,忽视了足球运动本身的乐趣和价值;一些青少年足球赛事不够规范,还被“歪风邪气”影响,破坏了比赛的公平性和竞争性;一些机构和学校甚至把应试教育那一套“照猫画虎”搬到足球运动上。这些都可能让“好苗子”对足球产生厌倦情绪和逆反心理。

让广大青少年从“要踢球”到“爱踢球”,是按规律、按节奏推进足球发展的“正道”。这就需要打破足球的功利化目的,放低成绩、排名要求,培养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让孩子们真正为了兴趣和梦想而踢球。

培养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基层教育的作用无可替代。

体育媒体人郑晓蔚对@重庆瞭望 表示,兴趣培养,关键要推动足球教育从育分向育人转型,这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师资培养、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要重视校园足球教育,基层学校可通过聘请、共建等方式,加大引入专业教练的力度。此次《实施意见》提出将课余训练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就非常有针对性。

03

青少年足球改革,制度无疑是关键的一环,也是推动青少年足球事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近年来,国家对足球运动日益重视,青少年足球改革也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少年足球的可持续发展。

比方说,选拔机制不够科学完善,球员选拔较多参照比赛成绩和身体素质,缺乏对球员技战术理解、心理素质等全面能力的评估,个别还存在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竞赛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现有的竞赛体系在层次划分、比赛安排等方面还有不足;培养体系尚未形成有效衔接,基层培养、学校教育与专业俱乐部之间存在“断点”;基层足球获得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相对有限。

制度体系改革,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稳扎稳打。

其中,选拔工作尤为关键,要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的选拔标准,加大基层选拔力度,确保真正有潜力的球员能够脱颖而出;建立层次分明、衔接紧密的竞赛体系,增加赛事的举办频次和规模,满足不同年龄段和水平的球员需求;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足球事业,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目前社会青训机构不少,作出了贡献,但良莠不齐。因此,要从机制和制度上加大对社会足球青训机构的扶持力度,并加强监管,促进其规范化、系统化,帮助社会足球青训机构做优做强,覆盖更多足球苗子。目前高水平比赛比较稀缺,可以发挥民间资本作用,鼓励多举办民间赛事,作为公办比赛活动的补充。”伍里川表示。

青少年足球改革,不是短暂的冲刺,而是持久的马拉松。可以预见,《实施意见》的颁布,将为青少年足球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未来的绿茵场上,会有更多年轻的、才华横溢的中国球员,在各级联赛和赛事中崭露头角、披荆斩棘。

原标题:青少年足球改革,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

编辑:陈璐    责编:周尚斗    审核:冯飞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