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nba最新篮球新闻

nba最新篮球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NBA赛事 > NBA资讯

NBA资讯

慢新闻 | 一场跨越20年的足球赛

发布时间:2024-01-11 11:17 NBA资讯 作者:佚名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彭光瑞/文任君/图??泥泞不堪的碳渣球场里,十七八岁的少年们胡乱地套上颜色不一的球衣,撒开脚丫肆意奔跑,奋力地将摩擦得看不出黑白的足球,踢向锈迹斑驳的球门……绿油油的塑胶草皮上,一群中年汉子身体微微发福,身着整齐划一的服装,脚踏价格不菲的专业球鞋,踩着不太轻快的脚步,挥汗如雨……你能想象吗?两个场景,竟是同一场比赛,只...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彭光瑞/文 任君/图??

  泥泞不堪的碳渣球场里,十七八岁的少年们胡乱地套上颜色不一的球衣,撒开脚丫肆意奔跑,奋力地将摩擦得看不出黑白的足球,踢向锈迹斑驳的球门……

  绿油油的塑胶草皮上,一群中年汉子身体微微发福,身着整齐划一的服装,脚踏价格不菲的专业球鞋,踩着不太轻快的脚步,挥汗如雨……

  你能想象吗?两个场景,竟是同一场比赛,只是上下半场的时间,间隔了20年。少年与中年,相差的是发际线、是肚腩、是青春的面容,但却,都是他们自己。

  这是一场特殊的比赛,交战的双方,是涪陵五中与涪陵实验中学20年前的两波同学。那一年的青春和热血,因为一场暴雨戛然而止。10月24日,相隔20年后,他们聚在一起,想要完成当年未完的比拼。

  20年后,两支球队聚在一起进行比赛

  一场20年前没有踢完的球赛

  “我们惧怕时间,但也感谢时间。我们怀念的并不是足球本身,而是当年和我们一起踢球的那些人。”在为活动制作的视频短片中,艾清声情并茂地一句话,让同为80后的记者有些感触和动容。艾清曾是涪陵实验中学足球队的队长,正是他,发起和组织了这场“20年前,没有踢完的球赛”。

  回忆青春,这个年近40岁的汉子露出了青涩的笑容。艾清说,那时的他们十七八岁,有一颗躁动的心和一身用不完的精力。而发泄的方式,就是足球。他和朋友们都是涪陵实验中学校队的队员,但与其说是校队,其实就是学生松散组织的一个足球队,在得到学校的首肯后,由体育老师兼职做了并不太专业的教练。

  但那时的他们,并不在乎这些,穿上写有学校名字的球衣,一个个像打了“鸡血”,满世界的找对手。涪陵五中,便是当时他们最强的对手!

  “我们赢了很多球队,唯独输给了他们!”艾清说,少年的骄傲是固执和盲目的。在一次约战中,他们在涪陵五中的主场大比分输给了对方,这便是一根拔不去的刺,梗在每一个队员的心中。于是,大约在2000年的夏天,他们将涪陵五中校队约到了自己的学校,准备一雪前耻。

  那一天,半场还没踢完,天空就下起了瓢泼大雨,碳渣、三合土场地很快成了泥坑。队员们并未在意,但却被学校的老师暂停了比赛。

  “当时并不太在意,却未曾想之后再也没有机会完成下半场。”艾清说,那一场未完的比赛之后,高中的学业便越来越紧张,那时,同学们还没有手机,也无法和对方随时联系。于是,怀着“等两天再去约”的想法,高中最后一年多的生活也转瞬而去。毕业后,很多人都各奔东西,那场未完的球赛,更变得无人在意。

  20年后的今天,当年一定要赢回来的胜负之心,早已淡去。艾清想的,只是把未完的球赛踢完,见见当年一起踢球的兄弟!

  赛前,涪陵实验中学足球队老队长艾清布置战术

  一个把未完的比赛踢完的想法

  “2比0,两个球都是我进的。”对于当年的球赛,邵晓的记忆和艾清发生了“偏差”。邵晓便是艾清当年的对手——涪陵五中足球队的队长。他说,那一天他已经进了两个球,球赛因大雨戛然而止,着实可惜。

  那场比赛后,邵晓和艾清在读书期间便再没有交集。高考后,邵晓考上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随后又到北京攻读研究生,之后便按部就班地毕业、上班,甚至再也没有碰过足球。然而,世间的事情就是如此巧合。几年前,邵晓在北京遇到了艾清,老乡加球友的双重关系,让他们很快熟络起来,并成为朋友。

  前年,艾清建了一个微信群,找到了之前校队的伙伴们,不仅聊天交流,能够聚在一起的时候,也偶尔踢上两脚足球。“你为啥不招呼球队的一起呢?”艾清的一句话,触动了邵晓的心。于是,他也通过人找人、人加人的方式,渐渐地将当年的球友、队员们,集合到了一起。

  “我们把未完的比赛踢完吧!”一年前,两个队长冒出了这样的想法,一拍即合。

  但邵晓,已经太长时间没有踢球。为了这场比赛,他提前一年多开始准备。“大部分人,都是像我一样,很久不踢球。”邵晓说,球队的队员们,身处天南海北,为了生活忙碌奔波,很多人早已没有踢球。为了恢复体力,他开始前往健身房锻炼,每周固定跑步三次。这样的锻炼,让他的身体状况比之前好了很多。“高血脂、脂肪肝,都好了!”

  至于当年的上半场,是否是2比0收场,两个队长谁说的是事实,大家笑而不语,没有任何一个队员出来佐证。

  “不管了,今天踢舒服就是!”邵晓释怀道,那个时候快乐很简单,一个皮球,甚至一个瓶盖,就能让所有人嗨起来。就像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像“风犬”一样的青春!

  精彩激烈的比赛

  一次间接导致的“恩怨”

  24日下午,比赛即将开始,涪陵区白鹤足球公园的场地上,41岁的冯露换上球衣,轻松地颠了几下球,蓄力一个大脚,足球准确地落在了半个球场距离外的前锋脚下。他满意地笑了笑:准头还在。

  冯露并不是2001级的队员,而是涪陵五中高97级的足球队长。这一次,艾清将能找到的老球痴们,都叫了过来。拿艾清的话说,当年的兄弟,还能来踢球的只会越来越少。所以,不要拘泥于哪一届、哪一班。愿意来的,都能来,老了踢不动了,后面的校友、队友、球友也可以补上。

  当天,在2001级打完“未完的下半场”之后,两个学校的老人、新人们,都可以上场。

  而冯露,则是实打实的前辈。1994年,受当年世界杯的影响,冯露便和同学们组建了涪陵当地第一个业余球队。冯露说,那时在涪陵连球衣都买不到,还是托自己在成都的姐姐,跑遍了荷花池好几家小店,才堪堪凑齐了十几件球衣。

  这些球衣甚至根本做不出任何一支球队的样式,背上的号码也是用油墨印的,看上去十分简陋。但这却是他和队友们的第一件球衣,所有人都爱不释手。他们给自己的球队取了一个名字——Genie,意思是妖怪、精灵。

  他们还设计了自己的队徽、队歌、队旗,队员们集体交队费,形成了简单的俱乐部形式。在他们的带动下,当地不少学校、单位的球队也开始制作球衣、队徽,当起了“正规军”。

  当然,冯露所在的涪陵五中球队不仅着装统一,在战绩上也十分亮眼,几乎踢遍了能找到的所有对手,鲜有败绩。这,也给涪陵五中的后辈学弟们树立了榜样,间接导致了涪陵五中和涪陵实验中学的这一次“恩怨”。

  后来冯露参加高考考上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又进入校队,甚至参加了首届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毕业参加工作后,冯露依然没有放弃对足球的热爱,多年来,他几乎一直坚持每周两场八人制足球赛的频率,甚至因为踢球,左脚骨折,右脚脚踝骨折,医生曾断定他再也没办法进行剧烈运动,但他在伤情恢复后,又回到了热爱的球场。

  “足球甚至变成了社交工具。”冯露说,年少时踢球,他的位置是前锋,冲锋陷阵只想着进球。如今的他,随着年龄增长撤到了中后场,更多的是给朋友、给客户、给上司传球、喂球,足球成了一种社交工具,也有了不一样的人生态度。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一直与足球结缘。涪陵实验中学高2001级的蒋笑尘,选择坐在了观众席。

  蒋笑尘从初一开始,就在学校校队踢球,曾是校队第一任队长。他回忆道,自己开始踢球时,学校的足球场甚至都没修好,他们便在4个并排的篮球场里踢球。遇到周围打篮球的同学,就各玩各的,互不打扰。那几年踢球的时光,也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然而,大学毕业之后,蒋笑尘定居深圳,成为了一名律师,从此之后,便再也没有踢过球。去年8月,艾清曾组织当年的队友回涪陵打过比赛,蒋笑尘也上场试了试身手。“知道自己应该前插,但脚一蹬地,立即发现根本跑不动。”

  于是,蒋笑尘决定,安心地在场下,做一名啦啦队员。

  场边球员拉拉队为双方球员加油助威

  一个把比赛继续办下去的心愿

  现任涪陵实验中学校长高川曾是这群学生的老师,看到曾经的孩子们又重新站上球场,挥洒汗水,找寻青春的记忆,他有些恍若隔世的感动。下午两点半,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高川亲自开球,比赛开始。

  这一次,涪陵五中没能延续当年的“不败”,早早地就让涪陵实验中学大比分领先。

  但无论是记者,还是台下的观众,似乎对场上的比分都并不在意。队员们拖家带口,掌声,会在丈夫每一次不错的触球时响起;欢笑声,也会在父亲每一次有些笨拙的跑动中出现。

  不少球员将孩子带到球场感受氛围

  场边的一个妻子正带着两个孩子观赛,她和丈夫已结婚十多年。问及丈夫的表现,她笑得很开心,随即正色地说:“他表现得很好啊,男人认真拼搏的时候最帅,真的好像看到,他还是当年那个少年!”

  两个多小时的比赛,转眼便进入尾声。从场上下来的艾清喘着粗气,眼神中却透露着愉悦,看着场上的队友们,他说,自己由衷地希望能把这样的比赛每年继续办下去。只为了哪怕一瞬间,他们可以再在球场上,用尽全力去热爱和拼搏。??

广告位